保险与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结合,会走出一条共赢之路

日期: 2021-10-26 15:40:13 作者: 点击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2020年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推广使用,是汽车行业减碳的重要途径之一。

10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的热点对话“保险+再制造”助力‘双碳’战略新路径”上表示 “保险+再制造”为保险“变绿”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汽车行业是保险业服务的重要对象,保险业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行业低碳转型。相信保险与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结合,会走出一条共赢之路。

周延礼认为,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在激励被保企业绿色转型方面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发挥空间。依据被保企业碳排放量或其他有效的环境指标制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有利于实现风险价格和成本的更好平衡,加速整个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保险公司将通过第三方体系认证的再制造企业产品纳入维修备件体系,并采取厘定适当的保险费率等方式予以推广,可以在全社会形成带动作用。汽车行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零部件制造是资源需求和能源消耗集中的领域,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有力和最直接的措施之一。

再制造可以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技术性能和服务,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改善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保险公司将再制造零部件纳入保险公司理赔体系,不仅能推动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也能为保险业实现减损增效。

“另外,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统计,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进行绿色投资的总体注册规模日益增多,可以说,保险资金投资绿色产业,是绿色保险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周延礼指出。

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认为 :“《办法》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