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再制造产业势不可挡

日期: 2020-12-15 15:12:10 作者: 点击数:  

再制造件的雏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至20世纪80年代,面临生存环境中废旧机电产品日益增长、资源能源日益短缺带来的巨大压力,“再制造”的概念被提出。如何节能环保的发展产业经济,如何形成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随着再制造工程概念的提出与兴起,充分利用大量产生的废旧资源,废旧机电产品的“资源化”成为可能。

国家发改委部门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再制造将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绿色转型重点发展的产业。

再制造产业现状:

我国的再制造发展经历了产业萌生、科学论证和政府推进三个阶段,再制造产业目前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撑与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我国再制造政策法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逐渐走上了法制化道路。

如何重点发展再制造产业:

政策上,国家制定出循环经济标准、法规规章及绿色信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制度

完善产业资源再生回收利用再制造,开展再制造企业生产质量体系认证,推进再制造。

2.推动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

支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加快制定汽车等零部件再制造。

3.建立企业循环经济信用评价制度

将再制造产品质量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

行动上,国家积极鼓励再制造产业通过多种渠道方式“走出去”

1.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发布《“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方案》,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支持汽车维修、旧件回收、再制造等汽车产品售后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通共享。

2.推动京津冀区域循环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规划京津冀地区再生资源,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推进再生资源专业化规范化。其中,依托河北现有的产业基础,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生产生活系统。

3.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推动再制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实施对标行动,保障再制造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等达到欧美国家标准。

未来如何加快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

首先,应集中力量攻克技术壁垒,随着现代汽车技术进步、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等因素考量,汽车再制造业再难的难关也终有一天会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