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化成为零部件市场新增量?

日期: 2020-12-11 13:46:49 作者: 点击数:  

最近,滴滴出行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有消息称,这款由滴滴出行联合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比亚迪制造的纯电动共享出行汽车,将配装由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刀片电池,NEDC续驶里程达到418公里。

这个合作案可以看作共享出行市场向电动化推进的例证。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装配电动网约车的动力电池要有足够长的循环使用寿命,滴滴出行选择和比亚迪共同开拓这一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该是看中了刀片电池的成本优势。

随着共享出行的大发展及汽车“新四化”的大推进,这个市场是否将给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动能?

■“零”势力启动共享出行布局

2018年,滴滴出行曾联合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成立“洪流联盟”,搭建开放、赋能的合作平台,围绕共享出行构建汽车设计、资产运营和售后服务的整体方案。

其中,大陆集团就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双方在智能互联和出行服务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智能出行发展,致力提升出行体验。据了解,双方将基于大陆集团在车联网领域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丰富的设计和工程研发经验,以及滴滴在出行领域的实践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在定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开展项目合作。按照规划,大陆集团将为滴滴新一代共享出行汽车提供智能互联车机产品。该产品结合车载智能通讯解决方案,能够快速而可靠地满足终端客户的期望。

2018年12月底,鹏辉能源发布公告称,拟斥资8300万元,获得3家新能源出行、租赁以及综合服务企业股权或控股权,分别是广州绿圆鑫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广东幸福叮咚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骥鑫汽车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物流车租赁、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等相关业务,旗下有数百至数千辆车辆不等。去年6月,宁德时代、哈啰出行、支付宝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

外界不难发现,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新四化”中的共享化在某种意义上给予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更多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