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行业产品格局,是所有企业的关注焦点。对于汽车零部件由于涉及范围广,涵盖太多行业和领域,目前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政策法规,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也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之中。
汽车零部件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汽车零部件做大做强的政策体系。通过宏观、财税、研发支持、关键技术引导等多层次支持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
经过分析,国家对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发展引导方向主要有如下几类:
1.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技术研发
2.鼓励绿色制造、清洁技术在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3.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
4.重推汽车安全技术,发布动力蓄电池热扩散标准、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
5.加强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加快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6.调整进口关税刺激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技术创新升级能力
7.重庆出台激励措施,重点鼓励零部件技术研发
国家层面:逐步形成支持零部件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一、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共同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解读:此次实施方案对汽车消费提出了6条具体措施,在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报废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以旧换新,并给予适当补助。着力引导包括汽车零部企业在内的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版
解读:鼓励动力电池发展,对电池材料、生产设备、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对于新能源关键零部件及动力电池,更多的强调制造能力和核心技术,并对燃料电池发展作出了指导。另外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便是智能制造,鼓励全自动、智能化的生产。
三、《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