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拿什么维持体量?

日期: 2020-09-10 15:51:54 作者: 点击数: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100万辆的规模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了,而这一体量与当年规划中的200万辆目标相距甚远。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当快速增长成为历史,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体量优势似乎也在慢慢消失。拿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创新商业模式,引导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迈入正常的市场化发展轨道,恰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点。

♦200万辆目标遥不可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但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6万辆和4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7%和32.8%。大半年过去了,产销量还不足50万辆,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乐观预测,今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达到100万辆的体量,但这一目标距离规划中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的规模相去甚远。曾经在过去几年创造了倍增速度的新能源汽车未能实现规划中的目标,虽然这与补贴的大幅退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仍然凸显了产品力的不足。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未能与传统燃油车形成竞争力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过去几年,骗补等问题的出现,让很多车企未能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包括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推广甚至经营策略的制定。”曹鹤强调,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有未来。从这个角度看,他认为,补贴的大幅退坡甚至取消反而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让行业回归正常的市场化发展轨道。他对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许海东也表示:“经过一年左右的调整,企业逐渐找到路子,消费者也在适应补贴大幅降低后的状态。包括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正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表现之一。今年以来,私人消费占比的逐步提升很好地说明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在逐步提升。”摆脱补贴的影响,寻求市场化发展之路正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