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该有强制性标准了

日期: 2020-07-30 16:34:51 作者: 点击数:  

日前,据路透社报道,某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考虑实施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法规,这将使进口汽车增加进入中国的成本。尽管该报道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消息源,不过结合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发展的现状来判断,这并非空穴来风。


在过去十几年间,制定并实施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一直是汽车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且被反复提及,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推进。当前,实施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条件更加成熟,也更符合行业发展诉求。


早在2011年,《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就已发布,自2012年3月1日起作为建议性标准实施。之后,这项指南的修订工作一直在推进,只是迟迟未能完成。据悉,2014年,当时的环保部把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列为重点修订标准,且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当年中旬,环保部将就标准修订问题进行开题论证;2015年7月发布征求意见稿;2015年9月之前完成专家审议,然后交到环保部进行行政审查;2015年底之前,该标准正式发布。但最后这份时间表并未能落地。事实上,2016年1月,《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曾对外发布,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文件指出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标准要求;此前已定型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然而,最后也没了下文。


2017年,当时的环保部有关领导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出台800~1000项国家环保标准,其中涉及百姓健康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有望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这是近年来政府管理部门较权威的一次发声。此外,业内各机构和企业也在不断组织讨论,呼吁加快出台强制性标准,以促进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按照当时环保部提出的时间节点,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今年恰是关口,推出强制性标准是按时完成相关任务计划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各大车企在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车内空气质量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虽然我国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没有强制性标准,但数据表明,大部分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已高于推荐性标准,不达标的车辆很少。因此,只要设置合理的限值,强制性标准的推出对企业压力并不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企业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导致车内空气超标,影响消费者健康,这就需要强制性标准予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