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制造业税负究竟重不重?各环节税改还有多大空间?

日期: 2020-05-18 16:00:01 作者: 点击数: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其中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今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都与汽车流通环节的税费减免有关。

那么,在汽车消费迎来新一轮减税降费“礼包”的同时,在包括制造和使用等环节,汽车行业的税费征收还有可调整的空间吗?如果有的话,调整的焦点、重点和难点又在哪里?

我国汽车制造业税负究竟重不重

我国汽车制造业税负究竟重不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理清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项目。

根据《中国汽车报》记者梳理,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另外还包括其他经济业务涉及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教育附加等税额较小税种。

其中,汽车制造企业所需缴纳的三个主要税种的税率分别为:制造业增值税13%;企业所得税按目前国家规定的基本税率为25%;消费税,根据现行规定,乘用车按照发动机排量不同分七档征收,税率从1%~40%不等,另外对超豪华小汽车,在生产(进口)环节按现行税率征收消费税基础上,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税率为10%。中轻型商用客车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5%的消费税。

单从税率上看,汽车制造企业所应缴纳的三项主要税种的税率的确不低。采访中,包括经济领域以及汽车行业的多位专家都向记者表示,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税负确实偏重,尤其是在制造环节,汽车制造企业承担的税费偏高。

“就汽车行业而言,目前从生产制造到消费使用环节,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所征收的税费并不低。”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向记者坦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认为,税费高不高、税负重不重,是一个相对的判断。“如果直接与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税费征收情况相比,我国汽车业税费确实偏高,但在衡量汽车行业税费高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家政治体制以及税收管理体制的差异。”他说,“与其一味地说我国汽车制造业税费高、税负重,不如把落点放在探讨如何合理调节税收制度上更有意义。从整个制造业来看,欧美发达国家以消费税为主,税的征收主要集中在零售环节,而我国总的税收仍以生产性税收制度为主,征税的‘大头’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端。客观而言,更加趋于合理、促进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税收制度是以消费环节征收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