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46亿辆,但商务部统计的机动车报废回收数量却不足200万辆,国内现仅有的732家拆解企业长期处于吃不饱状态。与此同时,我国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专业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表示,一个汽车大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也应该达到较高水平,才能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6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将正式实施,我国报废汽车行业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而第一步则是要规范市场,打通报废汽车产业链。
我国汽车回收拆解率1%~1.5%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报废回收机动车200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客车回收数量为118.4万辆,同比增长10.5%;货车为38.1万辆,同比增长16.4%;挂车4.2万辆,同比增长44.0%。张莹表示,从车型数据分析,货车和挂车的增长较快,主因是多个地方政府制定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目标及补贴实施方案,最高补贴可达10万元。
“虽然我国报废汽车数量近两年保持增长,但报废率平均仅为保有量的3%~4%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6%~7%;回收拆解率更是只有保有量的1%~1.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6%。”张莹判断,根据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规律及报废年限规律,到2020年前后,我国报废机动车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从2018年数据来看,市场上回收拆解的报废车大多属于2007~2012年登记的车辆,结合2007~201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及增速统计分析,每年报废车数量保持15%以上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从2007年的1.6亿辆发展至2012年底2.2亿辆,增长高达50%。在这快速增长的6年里,中国成为汽车产销大国,保有量全球第二。由此推算,目前报废率将维持在30%以上的增速。”张莹认为,2018年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2235万辆,根据国际经验推算,我国2019年老旧车淘汰数量将突破1000万辆,回收拆解率也将随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