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其产品能够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当前,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负荷加重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大量废旧机电产品正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现代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再制造实现了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这对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再制造技术始于坦克配件的修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国再制造新品标准不低于旧品的再制造理念。
工业4.0是以产品服务为中心,可以实现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修复一些坏损的机械或零部件,使其使用的期限得以大幅延长。这对废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虽然物流很发达,但所有的损坏零件不可能全部返厂,一些大的机械出现小的损坏维修或许不再需要专业人员,通过3D打印,输入图纸就可以修复缺失的部件。另一方面,废物再生将变的简单,通过3D打印机,废旧行业的从业者,可以轻松的实现废旧物资的二次加工,从而达到二次出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