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设备进入报废高峰期 推动再制造发展空间

日期: 2019-01-14 13:21:47 作者: 点击数:  

当前,大量废旧机电产品正成为增长最快的废弃物品,造成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制造业如何发展绿色制造和先进制造成为关注的热点。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18中国再制造大会”上,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国家2010年发布关于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意见以来,广东省通过试点积极引导和推动再制造产业,先后推动了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珠海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等列入了再制造试点企业,并聚焦盾构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医疗影像设备、重型机床及油气田等高端智能装备,推动高端智能再制造。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燃气轮机市场容量超过300亿元,进入报废高峰期,而工程机械保有量700万台,80%超过质保期,盾构设备保有量1000多台,30%报废闲置。随着燃气轮机等大型设备进入报废高峰期或过了质保期,如何再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装备之所以报废,并不是因为它整体不能用,大部分是由于零部件的表面磨损和失效。如何让装备恢复功能,得以继续使用,这就需要做改进性的维修。所谓再制造是指以废旧产品作为生产毛坯,通过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的方法来使其质量特性不低于原有新品水平的制造过程。可能很多人会将再制造和大修、回收翻新混淆,普通大修只是对有毛病的地方进行拆解,而维修工技术不一样,可能在检查过程中遗漏一些损坏部位,对隐患的质量问题无法根除。而再制造是按照新机标准重新制造,而且可以根据要求改变相关参数提升性能,比如一台330马力的发动机可以再制造成440马力。

大型汽车再制造 定时换个发动机

其实,再制造技术可以让大型机器“复活”。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胜表示,大型装备过去采用的是再循环或退役的处理方式,比如有些价值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型盾构机,用于城市地铁施工挖一个10公里的标段,可能就另外挖一条斜路将盾构机埋掉了。随着各个城市地铁施工需求的增加,标段距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设备要求也更高了,有些就采用现场再制造的办法来解决,比如挖掘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线路的盾构机就在现场进行了再制造,然后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