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完成并即将发布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据中国环保在线获悉,此次修订版猛料十足且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量的猛增,汽车报废量也迅速攀升。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报废量突破700万台,2018年有望达到千万级别的水准,2019年更是可能超过1350万辆,维持不低于10%的增速。
按常理推断,如此巨大的报废量,我国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业理应一派繁华,然则现状并非如此。报废汽车拆解业固然因为国家环保政策标准的收严火爆不已,但叫好不叫座。
按照现有的报废量,按照60%的比例计算,都有平均500万辆报废车流入市场。然而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表示,按照2015年到2017年回收数据来看,流入到我们正规报废汽车拆解厂的这些报废汽车,仅占到注销车辆的20%-25%。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达到174.1万辆,同比下降了3.1%,其中汽车为147.2万辆,同比下降7.6%。据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中有60%以上的比例,被不同的市场主体消化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拆解。
而且中国的报废汽车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挖掘出废旧产品价值,而是当作“收购废品”一般来进行处理,非常浪费。更何况现在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成本越来越高,除工人工资、缴纳税款,还要支付场地规范费、垃圾清运费等,基本上无法得到足够可观的利润回报。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更值得深思。目前发达国家报废汽车的材料回收率普遍都在80%以上。在德国,1995年底在全德国建起了回收废旧汽车的经营网络,每年回收近250万辆车;在法国,一些汽车公司与回收企业联合建立了报废汽车回收中心,现在接近75%的零部件得到利用……有关资料表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未来的10年内报废汽车后的零部件再利用率将达95%。
所以曾为我国报废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做出贡献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