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将颠覆传统行业的未来,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必然会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魏玉瑞在日前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与环保杂志社和北京能源学会主办的“2018互联网+节能低碳创新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表示,新一轮全球变革浪潮以新通讯技术、新能源和新交通物流技术为推动力,将引发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此次变革也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手段。而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应该在开发和利用新的节能技术的同时,探索新通讯技术——互联网和节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实现节能工作的革命性的突破。
那么,究竟互联网与节能低碳创新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当前发展阶段遇到哪些问题?如何促进“互联网+”节能低碳技术实现创新与发展?企业如何做?论坛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并预测,未来在信息、通讯、智能控制等技术的支撑下,工业生产将从局部、单点工艺节能向全流程、系统性优化转变;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能源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并最终给出最优利用模式。“互联网+”将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和可行的途径。
互联网+节能环保企业趋势初现
“以前统计数据,可能需要通过手工填报的方式,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以后,企业的数据只需一点击便瞬间就能够传到国家层面,这大大有助于加强节能管理的调控性。”论坛上,国家节能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时希杰在介绍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时,对于该系统的先进性毫不讳言。
不过,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体系仅仅是诸多互联网+节能环保创新技术实践案例中的冰山一角,社会城市节能环保云平台解决方案、能源互联网、互联网+热泵管理体系……从论坛上的诸多典型案例呈现不难看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创新节能环保产业的模式与业态,早已经成为许多节能环保企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