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行业每年因磨损和腐蚀等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年GDP的10%,损失高达千亿元。同时,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这也为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给废旧装备二次生命,让废旧装备重新上岗。截至5月16日,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抽油泵再制造第一批200台产品已生产完毕,抽油机再制造也即将试验完毕。
再次上岗,收获绿色效益
在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抽油机制造分公司抽油泵制造厂内,2台崭新的抽油泵静静地立在那里,本应“寿终正寝”的它们,经过一番打造,即将再次走上工作岗位。
目前,大庆油田共有在用及闲置的抽油机约5.5万台,每年产生的报废抽油机约占总抽油机数量的2%。如果通过再制造重新利用,那么将产生十分丰厚的绿色效益。
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把再制造业务纳入集团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多次派人到卡特彼勒等再制造先进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取经。并以抽油机、抽油泵为试验场,徐徐拉开让废旧装备重新上岗的帷幕。
创新技术,性能超过新机
再制造对象都是真正老化、服役到期的报废抽油机、抽油泵等装备,要赋予它们“二次生命”,不能简单地翻旧换新,而是需要一种专门的技术和工艺,只有实现性能、质量、安全等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新机,再制造才有意义。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研究院院长边向南告诉记者,该集团拥有各类石油机械产品技术专家、研发人员数百人,具备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这些年从没放松过对制造业先进技术的学习。
边向南介绍,再制造技术包括超声波清洗、疲劳测试、寿命评估、逆向设计、激光熔覆、等离子熔覆、物理气相沉积等多项先进的检测、生产技术。同时,还要对无损拆卸、绿色清洗、增材再制造等工序严格把关。
目前,该研究院成立了再制造项目组,对再制造产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周密的前期调研,特别是对再制造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标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储备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后形成了《装备制造集团再制造产业研究的可行性报告》,把装备再制造业务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