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再制造”有哪些意义?

日期: 2018-03-02 16:29:45 作者: 点击数: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历经多年累积,中国已经步入了机电产品报废高峰期。目前全国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60%,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年报废汽车约500万辆,报废电脑、电视机、电冰箱1600万台,报废手机2000万部,每年产生约8亿吨固体废物。预计到2020年,工程机械、报废汽车总量分别达到120万辆、1200万-1600万辆。为此,发展再制造业势在必行。

 

二是可以提高制造业水平。通过对再制造原料件(旧件)的检验,可以发现其中的瑕疵而不断完善产品设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零部件使用寿命的不匹配,从而改进并优化零部件配置。由于再制造工业具有产品复杂、行业涉及广等特点,基于再制造产业大数据,可以完善设计思路和生产工艺,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绿色化奠定基础。

 

三是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由于再制造充分提取了蕴含在产品中的附加值,在产品销售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再制造发动机,其质量、使用寿命、安全性能与新机相同,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价格仅为新机的50%,可供不同收入阶层选用。

 

四是可以利用现有商品销售体系或回收体系,有效地实现对已到设计寿命产品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那些产品的潜在危害或污染;再制造的逆向物流,可以保证再制造原料件的质量溯源,还可以部分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五是可以收到节能减排之效。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六是可以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一些产品的再制造需要多方参与,通过再制造产品的普及,可以提高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优先选择使用再制造产品并成为社会风尚。推进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推广绿色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