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挺进再制造市场,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

日期: 2017-10-27 09:52:28 作者: 点击数:  

当中国的发动机再制造产业还在襁褓之中,国际发动机巨头已经按捺不住,要大踏步地走进这个刚刚起步的市场。发力者中有北美卡特彼勒公司――算得上是全球最擅长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有康明斯――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虽然目前国内消费者还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心存疑虑,但巨头们还是“执意”要在中国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

近期,卡特彼勒公司的子公司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玉柴股份公司签署协议,合资成立一家公司,为玉柴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部分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

康明斯行动更早,去年2月份东风康明斯与美国康明斯就签订了再制造项目合作协议书。而日前,康明斯中国区新领导团队今天在北京正式亮相,再制造项目再次被重点提到。在勾画在华未来的战略发展蓝图时,康明斯中国区新的负责人曹思德表示,康明斯将继续开发满足最严格排放法规要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把节能减排的目标落到实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推广再制造产业技术。据曹思德介绍,东风康明斯已是首批获得国家许可的再制造产业基地之一,正在形成规模化的再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一期将形成1万台再制造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

当然,对于再制造基地的成立过程,两者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初衷。2008年,卡特彼勒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家再制造中心,占地25000平方米。2009年上半年,卡特彼勒又先后在顺德、成都建立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但其在中国推广再制造业务并不顺利。作为一个再制造业务占全球营业额的近4%,卡特彼勒最终选择了和本土企业合资合作,来推动这项业务的发展。而东风康明斯的再制造基地,更多地则是在原有合作之上更进一步,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