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仅为新品的50%,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超过70%;
几乎不产生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排放量降低80%以上;
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能够达到新品,价格仅为新品价格的30%至60%……
一连串的数字,只为绿色再制造证明:再制造,能最大程度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日前,两则关于“再制造”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
一是“冶金行业装备再制造先进技术交流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推介会”于7月17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顺利召开,来自宝武钢铁、山钢淄博永锋钢铁、河钢宣化钢铁、首钢迁钢、济源钢铁、方大特钢、北营钢铁、日照钢铁、亚新钢铁、马钢等钢铁领域与再制造相关的近百名嘉宾及代表齐聚一堂,在探讨经济走势的同时,共同探讨“再制造”如何才能适应钢铁企业转型需要?各位钢铁届的大咖为“装备在役再制造” 助力钢铁业转型共献良计。
事实上,我国从2005年再制造“落地”到现在的十几年间,关于支持再制造发展的政策出台颇多,再制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好也被多次提起。在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批准激光再制造8项标准立项。2013年1月,国务院下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对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和发展目标,随着国家对再制造产业指导意见更为具体,这种政策导向为国内制造业发展再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科多”)绿色再制造中心正式成立,一台废旧或损坏的机器,经过威科多再制造的工艺,便可成为一台性能优越的机械设备,成为生产线的“心脏”。
“再制造”真有这么神奇吗?不少人对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
“再制造就是再创造。”威科多总经理张利明介绍说,“绿色再制造,为钢铁主业‘减负’,也为威科多来了新机遇。”
1. 智能再制造 给轧机一个“重生”的机会钢铁生产所使用的大量装备决定了钢铁企业是高消耗的企业,据估算,国内钢铁企业设备类固定资产超过30000亿元以上,每年设备运行检修所消耗的备件材料大约在1500亿元以上。再制造技术可以提高关键部件性能,或改善零部件的薄弱环节,延长其稳定运行寿命,从而保证设备的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运行,还能够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