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的建议

日期: 2017-07-31 08:29:28 作者: 点击数:  

      我国可进行再制造的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900万辆左右,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210万辆。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250-3500万辆,2010年达4350-4700万辆,每年报废的汽车将在200万辆以上。从2003年起,我国电冰箱年均报废400万台,洗衣机、电视机、电脑各在500万台以上。仅电子工业发达的东莞市,每月产生的印刷电路板、覆铜板边角料等电子产品垃圾就超过5000吨,广东全省则超过8000吨。我们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契机,积极扶持再制造产业。


      政策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允许再制造后的产品经标记后在市场出售;建立由国家有关部门监督的再制造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对高技术再制造企业给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


      示范试点。国家在重点抓好再制造示范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建立一批专业化再制造企业群,或将一些有条件的修理企业优化组合、改造升级为再制造企业,使其采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方式生产再制造产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应积极参加和支持自己产品的再制造,并在配件供应、销售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方便。


      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再制造产业首先要对再制造的有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对产品的再制造性的设计、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成果转化。再制造企业要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即必须坚持严格的标准使所有再制造产品的性能等同或优于新品。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到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制造商责任制。对一些报废量大的产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电脑等,逐步建立由制造企业负责回收进行再制造处理的制度,让制造商从制造工程一开始就关注产品报废后的再制造。


      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广大用户的理解与支持是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应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引导公众理解再制造的内涵和作用,消除公众对再制造的不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