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集聚区花落合肥

日期: 2017-03-15 09:14:27 作者: 点击数:  


   近日,我市再添一“国字号”荣誉,国家级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集聚区花落合肥。


   修旧如新,变废为宝,再制造通过科技的“魔棒”让废旧产品重新焕发活力,不仅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更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工程机械行业强大的先天资源,借助科技创新的雄厚实力,乘着国家试点的政策东风,合肥再制造产业扬帆起航。


   初发力,再制造小试牛刀


   去年1月15日,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台叉车再制造与基础配套件生产建设项目开工。


   去年11月26日,首台采用国产主轴承的盾构机在合肥再制造集聚区下线,这标志着合肥再制造集聚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去年,由齐日公司收购的60台“老龄化”挖掘机依照再制造挖掘机标准生产,产品远销朝鲜、东南亚。宝发公司的油改汽叉车也远赴汉诺威参展。


   “除了博一流体、安徽泰源、皖化电机等列入再制造试点的企业外,一批中小企业也开始尝试再制造生产。”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强基础,平台支撑技术支持


   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也要有平台作为支撑。


   去年,我市成立了合肥绿色再制造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牵头,集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分会、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安徽合力、博一流体、皖化电机等20多家省内外单位,旨在以再制造技术、再制造生产、再制造装备、再制造人才培养、再制造交易为核心,支持各类创新、创业的经营主体发展,以加强其跨专业业务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


   此外,我市还积极筹建再制造交易中心。落户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合肥引力波数据科技公司”已开始开发再制造产品的线上交易平台。线下交易中心拟落户在合肥经开区的安徽熔盛机械公司850亩的厂区内。交易中心将以目前最有再制造价值的盾构机为突破口,以再制造盾构机及关键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为抓手,试点落实国家有关再制造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