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行,资源节约意识逐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下,再制造以其显著的节能节材效果,在制造业崭露头角并日益受到关注。现在把再制造产业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总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再制造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再制造是前言学科,目前学术界上尚无统一的定义。1983年罗伯特等人从技术规范上对再制造过程定义:通过一系列工业过程,将废旧产品中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过再制造技术修复,使得修复处理后的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期望值达到或高于原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徐滨士院士的定义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设备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由于国内外对“再制造产业”的研究才初现端倪,目前并未出现规范的定义,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徐滨士院士的定义表述。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
再制造产业的产业属性
1、是低碳绿色产业。再制造产品所需的资源与能源远低于新产品生产所需的资源与能源,据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统计:新制造一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再制造一台柯达照相机的能源需求不到新制造照相机的2/3。另据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通过再制造活动可以节约400万亿BTU热量,相当于1600万桶原油及5亿美元的能源成本,节省原材料约1400万吨。可见,再制造产业是低碳绿色产业。
2、是新兴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再制造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再制造加工;二是过时产品的性能升级。再制造产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3、是高技术劳动密集产业。再制造技术优于原始制造技术,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时需要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才能使它的整体性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同时,它更依赖于大量的劳动力的投入。与同类制造业相比,再制造产业的就业人数是其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