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四部门公示了具备再制造产品推广试点企业资格10家企业名单及再制造产品型号、推广价格。10家入选“以旧换再”试点企业包括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前不久,在历时近半个月,11月28日,2014年“再制造产品(汽车零部件)走进汽配城”主题宣传活动于广州市圆满结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此次活动中有74家汽配经销商和汽车修理厂表达了开展再制造产品合作的意向,其中9家经销商与再制造企业签订了再制造产品经销合作意向书,为参与再制造企业来了实际经济效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如是说。
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国家在发力推进再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标准化体系建立助推“以旧换再”
相关部委作为“幕后推手”不只是在社会认知与行业渗透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在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2013年8月,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启动,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以旧换再”工作并无太多进展。从今年9月开始,五部委先后启动了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推广试点企业征集工作,同月发布了《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推广试点企业评审、管理、核查工作办法》和《再制造“以旧换再”产品编码规则》,推进“以旧换再”试点工作。
12月初,国家再发力推进再制造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近日,两项再制造国家标准《GB/T 31208-2014再制造毛坯质量检验方法》、《GB/T 31207-2014机械产品再制造质量管理要求》发布。同时,据记者了解,12月,相关部门将共同开展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对符合条件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再制造产品,按照置换价格的10%进行补贴,再制造发动机最高补贴2000元,再制造变速器最高补贴1000元。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到来,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已经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而标准化体系建立也能更好地推动“以旧换再”政策在市场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