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难题:市场无序暗战

日期: 2016-08-11 08:07:38 作者: 点击数:  

   正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十分困难,应尽快明确回收主体,完善旧件回收体系


   中国已经是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可那么多该更新换代的旧车都去哪儿了?


   记者暗访了沈阳“金宝台”和“塔湾”两处较大规模的二手车市场。二手车排开的长龙阵,除了买车者,更活跃着二道贩子和寻觅旧车拆解的“车探”。他们也在进行“再制造”:洗洗喷喷搞个“外表光鲜”再找下家,或者把肇事车、老旧车主要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拆解下来,再把它们卖给汽车维修店。


   沈阳一地,二手车几十万台,而具有车辆评估资质的专业评估师不足20人。沈阳十四纬路一家汽修店店主对一个旧变速箱的买进报价是3500元,重新置换到一辆宝来车上,全套维修要价(不含工时费)是9500元。店主认为旧件利用靠的是眼力。他说:“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这东西(指旧变速箱)没啥标准,看使用时间长短,再就是凭个人经验。”


   由于目前还没有开放汽车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反而十分困难。二手车及零部件私下交易走的多是“野路子”,与汽修小店勾结的“再制造”一直在水下暗行,没有标准,没有质保,更没有发票。王松说:“二手车市场的混乱反映的不仅是汽车,而是整个再制造原料市场的交易乱象。在二手机床交易活跃的山东章丘、河北廊坊,正规再制造企业基本没有,‘转手倒腾’的散户门店倒是很多。”


   在沈阳举办的再制造论坛上,一位变速箱企业总经理认为,随着变速箱行业的售后服务升级,旧件来源是制约变速箱再制造发展的瓶颈。专家建言,再制造本身是反向的工艺流程,应该像再制造业先进国家那样尽快明确回收主体,鼓励发展再制造逆向物流,完善旧件回收体系,扭转无序市场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