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再制造是一种商业模式,自然有其利润的驱动性。但在这层意义之外,再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绿色产业,介入其中的卡特彼勒对外展示的更多是社会责任。
这并不难理解,首先在中国全力推绿色经济的时代,推节能减排的概念不仅迎合了政府的要求,而且更能满足客户对经济性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能耗越少的产品往往售价更高,比如家电类便是如此,但卡特彼勒再制造的产品售价却比新品有20%~40%的优惠,而且保证和新品有一样的性能和服务。
相比之下,卡特彼勒对制造的利润的披露似乎有点遮遮掩掩了。李征宇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除了财务的问题其他都好回答。
但他也说,卡特彼勒再制造的竞争力就是以“合理”的技术,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达到和新品一样的质量。
但再制造的魅力还不止这些。
因为卡特彼勒采取的是押金激励方式吸引客户退还旧件。假设卡特彼勒“新件”的价格是100元一件,一名客户花100元购买了一个品质、质保和“新件”一模一样的再制造产品,其中含有30元的“押金”。当他在规定期限内返还该原厂“旧件”时,并经过检测合格后就可以获得返还的押金。
“这就好比我们喝啤酒去退酒瓶子,买的时候是1.5元,喝完退瓶子能退回0.5元。”
但这里有个前提,瓶子是退回到当初买的那个店,否则店主可能不会同意退还。这就鼓励下次买家还来这家店消费。卡特彼勒现在只针对自己的产品回收旧件,因此,不仅培养了客户的忠诚度,更重要的是获得源源不断的旧件来源,支持再制造商业模式的持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