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日期: 2016-07-22 08:29:38 作者: 点击数: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再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几乎扩展到汽车、机电设备、国防装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等所有领域。保守估计,目前全球再制造服务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而目前,在我国再制造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认知度低阻碍行业再制造发展

  "什么再制造产品,不就是二手货吗"其实再制造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罗百辉表示,再制造产品是一个整体产品被回收后拆解,进行清洗、修理或更换已破损的部分,然后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技术更新,最后再将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打上新的识别码和序列号,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发动机会被拆成上千个零件,有的零件可以用五六次,有的则可以永远重复使用。因此再制造绝不仅仅是维修和改造,而是升华到一个新台阶。再制造产品经过厂家的处理后,产品性能不差于新产品。

  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机械从业人士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仍然存在与表面,对再制造产品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行业再制造的发展。

  成本偏高再制造产品推广难

  据全国人大代表、玉林柴油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晏平介绍,机械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涉及到、运输、物流、电力、煤炭、加工等环节,一吨的再制造产品可以产生4吨的工业废料,还有大量的固定废料。节能能达到60%,节约材料达到7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由此看出,机械配件行业再制造的利润空间巨大,但是,相比于工程机械配件再制造而言,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成本则要高许多。例如,一台废旧挖掘机要经过清洗、拆解等工序,然后被分解成约1.2万个零件。价值高、可维修的零件被重新修复,已损毁、关键性零件则被直接更换。需要经过20天至25天的重新装配、测试等环节,一台废旧挖掘机才可以完成再制造过程。但遇到一些比较老款的工程机械产品时,那些零部件就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再制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