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再制造产业陷入瓶颈 我们如何应对

日期: 2015-12-16 08:23:37 作者: 点击数:  

  随着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制造”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在机床行业也刮起了“再制造”之风。机床行业的再制造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再制造将成为机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新机床产品开发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在高端数控机床的一些核心制造领域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但是,机床再制造的发展步伐却十分缓慢,与我国机床工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机床行业再制造发展缓慢有多重原因:


  一是生产商对机床再制造的意识淡薄,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机床再制造的重要价值,没有理解机床再制造所蕴含的产业意义、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效益。机床再制造产业链的“投入——收益”周期长,生产商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价值,就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其次,采购商的个性化需求导致订单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也阻碍再制造产业化的发展。


  机床再制造


  二是机床采购商对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前景感到不确定。采购商会对再制造的机床产生疑虑和偏见。在重视创新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专注于新品的研发和使用,认为再制造产品一定比不上新产品,而且服务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采购商更倾向选择新产品而不是再制造的机床产品,这阻碍了再制造产品市场的扩大。


  三、再制造产业的工业技术不成熟。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起步晚,与发达国家比只能望其项背。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床改造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早已实现了产业化,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于欧美成熟的再制造产业,我国的机床再制造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工艺规范和产业标准体系,发展缓慢。


  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面对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政府要加大对机床再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我国现已探索形成了“以恢复尺寸、提升性能的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以提高旧件利用率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我们要坚持这条路线不断推进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大对行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共同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破解止步不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