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再制造需要“阳光雨露”共抚成长

日期: 2015-11-27 08:14:01 作者: 点击数: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达600万台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革新,如何消化“陈旧”设备已摆在行业人士面前。与此同时,在国家愈加提倡资源循环利用的背景下,“再制造”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程机械行业。什么是再制造,如何实现再制造?面对日渐增多的工程机械存量,再制造是最终的趋势吗?本期嘉宾与您共同探讨。

再制造不等于旧机翻新

主持人:工程机械存量日渐增多,“再制造”这一字眼出现在大家视野中,再制造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旧机翻新有何区别?

柯金鐤:工程机械再制造是指在设备使用一定周期,到达不可修复的阶段,需要对整台机器全部拆散,对各个零部件清扫到位,并请专业人士鉴定哪些零部件已达到报废不能再使用,哪些部件还可以循环利用,哪些修复是有价值的,哪些修复的成本高于新机。这其中需要专业化的投入、标准的制定。同时,再制造的设备需达到与新机基本持平的水平,但成本又必须控制在新机的50%至60%之间,最高不能超过70%。

傅炳煌:再制造并不等于简单的翻新,我认为再制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创新。如今,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再制造应当是这一方向,它是运用原有可利用材料,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再制造产品,不是简单的二手机翻新,更不是对产品质量的将就。

戴福全:工程机械再制造是利用各种技术对旧有设备进行修复和完善,使其达到或接近新设备的性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翻新。大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再制造,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13年统计数据,现在工程机械市场有600万台以上的存量,为再制造提供了市场基础;二是全世界都在主张低碳环保,再制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三是企业竞争压力加大,需要在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现在各种加工、修复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给再制造提供了技术基础;对于用户来说,也希望买到价格实惠、性能有保证的产品,这给再制造提供了市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