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行驶10天后,9月25日抵达青海格尔木。从格尔木出发,翻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穿行200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接下来最艰苦的行程。
62岁的秦杨花是队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秦杨花是江铃汽车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每天详细记录两辆江铃厢式轻卡的行车记录和车况。
秦杨花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再制造是江铃汽车开展不久却非常重视的一项业务,公司的再制造发动机预计今年底正式批量生产。在此次再制造“北京—西藏行”活动中,公司派出两辆装有再制造发动机的轻卡和3名随行人员。此举既是为了检测刚刚生产出来的两台再制造发动机,也是为了向同行业“领军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尤其是在人才引进和技术进步方面。
身材魁梧的高强,也来自江铃汽车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高强很看好再制造产业发展,他表示,由于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联合强制实施,再制造产品享有与新品同样的“三包”服务,这成为再制造产品的最大亮点。此外,价格优势也是再制造产品让消费者更易接受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大修费用与换一台再制造发动机的费用相差无几。
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富瑞特装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批再制造试点企业,前期投资已达数千万元,包括厂房、设备、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及再制造零部件回收购买和研发费用等,目前经济效益还处在“培育”阶段。但李鑫林坚信,未来再制造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做强做大后,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上汽集团上海幸福瑞贝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办公室经理陈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幸福瑞贝德主要从事乘用车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起动机、发电机等各类零部件再制造。目前再制造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再制造推广。因此,在此前产业规模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但陈祎表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再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并且正在蓬勃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具有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