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证的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支付意愿研究

日期: 2015-07-13 08:45:45 作者: 点击数:  

      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产品技术升级的不断加快,社会资源也正在日益枯竭,与此同时,大量废旧产品充斥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再制造为对废旧产品再利用的一种生产方式应运而生。中国政府积极制定政策鼓励再制造的发展,并将汽车零部件作为再制造的试点之一。但是,由于大量低质便宜的拼装 件的存在,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使得诸如济南复强动力公司等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商面临着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销售量的尴尬局面。


  为缓解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促进中国再制造业的发展,本文从消费者和再制造厂商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拍卖实验两种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对再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支付意愿,寻求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为再制造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建议。


    问卷调查主要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首先,基于文献综述及实践经验,对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作了假设, 并通过小组访谈结果设计了预调查问卷;其次,使用SPSS 17软件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剔除非有效项目,形成正式调查量表;再次,使用SPSS 17和Amos 18软件,对大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最后,得出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职业)影响 消费者对再制造发动机的支付意愿,而在消费者的个人特征中,消费者的质量感知对支付意愿的正向影响最大,同时,环保偏好、旧品偏好和风险偏好也是正向影响 支付意愿,但是,消费者的抗干扰性却是负向影响支付意愿。


   拍卖实验主要从再制造厂商角度,研究厂商信息披露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基于再制造发动机现场拍卖的不可行性,本文选用再制造MP4作为拍卖物,并使用 二次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对三组实验参与者分别披露产品质量信息、环保信息以及质量环保信息,得出再制造厂家正面信息披露的越多,将会大大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