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旧发动机无法修复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就算用户将发动机送到有维修资质的修理厂维修,也会因维修时间长、维修成本高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近年来,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它规范、健康地发展也成了许多业内人士研究讨论的课题。
1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它主要以旧发动机或不能使用的发动机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几乎完全与新机相同的加工工艺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恢复尺寸和精度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发动机的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动机完全拆解、清洗,按照制造原厂家的技术要求对基础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 进行检测和检查,再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进行修复,对于易损坏件如轴承、活塞环、活塞、垫片等,在装配中使用原厂配件,然后组装成整机,其装配公差可达到原 机装配水平。
3Z+_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对原有发动机的有效利用,这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售后服务层次,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主要用于汽车维修行业当中,实施此项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总成互换,缩短汽车大修时间,由过去的几天时间缩短为现在的几 个小时。同时,实施这种再制造技术后,发动机的工作效益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而且,因为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总成价格远低于新机的 格,这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拼装车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