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配再制造和翻新件的商业机会与挑战

日期: 2015-06-19 08:29:11 作者: 点击数:  
  过去两年,不同领域的朋友都找我聊配件再制造这个话题,我一直没有下笔,一方面是我不懂,另一方面我当时认识的朋友还不足以把这个产业链串起来,到 2014年年底这个时间点,我认为是时候提出这个话题,也许整个产业在明年两会后会有爆发式的机会出现,而产业链的协同是爆发行情出现的前提。

  目前行业内比较热衷的是再制造件,但国际上的配件循环利用有两种,一种是再制造件,被称为Remanufacturing Parts,通常发动机、起动机、水泵、压缩机、刮水器马达、油泵等需要再次精确标定的配件需要专业工厂级的修复才能恢复功能,所以需要“再制造”。另一 种是翻新件,通常被称为Refurbished Parts,类似后视镜、翼子板、轮毂等配件只需要清洗、抛光、喷漆等简单修复就可以达到使用目的,犯不着“再制造”。这两类配件再循环对于环保和降低后 市场成本至关重要。

  无论再制造件还是翻新件,都是把旧配件通过专门的再制造工厂或者翻新工厂加工后重新进入市场流通的一类配件。在中国,真 正会再制造的配件少之又少,政策法规限制、税收限制、顾客接受度等等,都限制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但并不是说大家都用全新件修车。朱伟华同学发现,无论二手 车整备还是事故车维修,使用拆车件或者旧件是行业现状,这其中,翻新件占了很大比例,毕竟翻新比再制造要求低,这其实也符合市场规律——一辆只有3-5年 寿命的旧车或者二手车,没必要装一套能用10年的新件——否则二手车没法便宜,事故车维修也赚不到钱:) 无论汽配城还是真正有用的汽配电商,如果连旧件或者拆车件都不能提供,这样的汽配城或者汽配电商也没啥用。所以,所谓再制造件,真正在中国落地,首先需要 解决拆车件和旧件如何变成再制造件的问题。

  其次再说说为什么需要让拆车件和旧件变成再制造件或者翻新件。对于再制造件,由于需要重新标定性能,目前能够对旧件提供专业质量检测和认证的机构根本不存在,政府颁发了几十个从事配件